为中国文坛提供"都市经验"
来源:青年报 记者:郦亮

本报讯 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昨天召开,以"2014:在'上海'写作"为主题的此次会议,汇集了上海最优秀的写作者。上海对于他们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在全国文坛的坐标里处于何种位置,会议对此进行了探讨。 开门招会员 展现"胸怀气度"

"在'上海'"首先是一个地域的概念,也就是在上海这座城市写作。青年报注意到,昨天与会的青年作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从其他城市来到上海,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的。上海对于写作者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让人们不由地想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

最近上海作协推出新政,不具有上海户籍的作家也可以申请加入上海作协。目前有5位外地作家申请入会,包括王萌萌和姚鄂梅。与会的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对记者表示,这一政策体现了上海的"胸怀和气度"。他说,当年的作家中,鲁迅和萧红都是外地作家,巴金是四川作家。这一点体现了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胸怀。而现在恢复这一传统,将极大推动上海文学的发展。

写上海城市 提供"都市经验"

"在'上海'写作"的另一层意思,或许就是写上海。因为身处上海,作家们写的作品也多少会与这座城市有关。李敬泽认为,作家写上海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提供了一种"都市经验"。"因为表现都市经验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一个弱项,我们写都市很不在行。应该说现代文学写都市最在行的就是上海作家。这也是上海青年作家的独特优势。"

虽然写了很多有关于上海的作品,但在与会的华师大中文系副教授、青年评论家黄平看来,上海青年作家目前关于上海的作品或者是体现自我经验,也就是写家族史,或者写地理空间的上海,真正像托尔斯泰那样以社会史的眼光而写上海的作品很少。

与会的《探索与争鸣》副主编叶祝弟也表示,要体现是"在上海",而不是在北京和西安写作,关键还是要把握在上海写作的特殊性,这就需要对上海写作传统进行进一步的梳理。



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提纲
雷竞技官方版本 版权所有 沪ICP备13009802号-1
电子邮件:batiksumba@126.com 联系电话:021-540471757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