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日前举行,会议议题之一是"新传播方式下的写作形态"。网络、微博、微信……新传播方式带来作者与读者新的相处方式,是更多的考虑读者需求,还是笃行自我继续写作?在这个人人都有感触的议题讨论时,青年作家们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意见。
坚守自我派:薛舒 滕肖澜
无论是曾经在网络的写作,还是如今在传统杂志发表小说,薛舒一直坚持纯文学写作,"纯文学始终是特别小众的东西,我们不应该太过介意会不会有太多人关注的问题,因为有一些精神或者物质,稀有,但并不表示它不重要。"薛舒非常淡定,表示自己不大关心用什么方式传播,用什么媒体传播,"我只是想写自己想要写的东西,写作是一种自己对自己清楚的挖掘,有人愿意看,有人愿意读,我很高兴。出版是经纪人的事情,如果没有经纪人找我,我就自己读自己的。"
随后发言的滕肖澜表示,自己曾经认为,不管世界怎么变,纯文学始终有它的一席之地,所以不需要去理会传播方式的改变,继续写自己的就可以了。但她的想法现在略有修改,坚守的同时似乎不应该一味避嫌,"保持纯文学原有元素的同时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些新的元素,加以融合。比如我想写一个天马行空的故事,就配上扎扎实实的细节;比如要写匪夷所思的桥段,但是配上非常优美的妥帖平服的文字,不知道会呈现什么样的景象。"
反对漠视派:李伟长 石剑锋
评论家李伟长说,移动互联网技术会为个人、作品寻找到新的读者,这点是的确的。比如微信,想发什么内容,选什么照片,找到最合适的语言,还得考虑到,要在什么时候发,"这会让写作者的身份复杂化,这是传统写作所没有的,这是新媒体带给我们写作者最重要的变化。"
评论家石剑锋反对漠视新的传播方式,"在我看来在这个时代真的说只要写自己的,不管别人看我怎么样,这个要么自嘲,要么是自欺欺人。"90后作者吴清缘赞同石剑锋的说法,他补充说,新媒体的特征最重要是快,希望在最短时间里面提供优质的阅读,高速而碎片化。对作者来说,当更好地打造自己的作品,把速度慢下来,作品打磨得更精致;对读者来说就要花更多心思阅读,而不是把阅读当做坐公交打发时间的工具,"但无论时代如何演变,小说家的工作依旧是用更好的语言,写出更好的故事。"
亲身实践派:血红
血红2003年开始写作,2013年成为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探花,年收入过千万,是不折不扣的网络文学大神。血红说,网络写作使作者和读者的交流更加直观。在网络、智能手机出现以前,发表一篇文章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但现在就不同,每天每一个章节传上去有多少人看了,多少人点赞,多少人叫好,多少人叫骂,是清清楚楚的,都在数据里面可以反映出来。所以网络写作人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血红前一阵子在河南参加座谈会,"有一位先生说,有时候他能两三个月不写字,如果哪一天他写了三千字的话,就要出去吃大餐庆祝,感觉自己太有成就了。"这在网络作家绝对是行不通的,"最高峰所有作者的总更新量一天超过一亿字,我们必须保持在读者面前的出镜率,而且更新数量比较大,这样才能让读者跟着作者走。"
前辈态度:网络文学考验定力
著名评论家白烨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网络环境下的写作,作家分成两种。有些人的写作姿态更靠近传统文学,而更大量的是靠近网络特点的类型化写作。传统文学一般写作是不考虑读者的,类型化写作就不能不考虑读者,因为网络小说存在的理由就是跟读者互动,作者和读者已经变成了欲望、情感和利益的共同体。网络文学非常考验作者的定力,如果作者在写作上有自己的追求,他可以坚持按自己的意愿走,他可以影响读者,如果作者是不坚定,他可能和读者拥抱在一起,就可能被绑架。
作协:建网络平台推广纯文学
记者从雷竞技有网页版的吗 党组书记、副主席汪澜处了解到,上海作协已获得数字出版资质,正在搭建文学网站"华语文学网",该网站目前在试运行中,下月正式上线。
与起点、红袖添香等知名文学网站不同,汪澜表示,华语文学网走付费阅读的路,但定位仍然是传统文学,希望打造成一个传统文学作品的发布、推广的平台,借助数字出版的手段,给传统文学更多的出路,也给读者更多的选择。上海作协的官网和旗下面向年轻读者的云文学网将与华语文学网互动,打造三网融合。
华语文学网将同时推出作家作品和期刊杂志的电子版付费阅读和纸质版售卖,目前上海作协正在跟作家们洽谈版权问题。汪澜表示,网站得到了作协旗下很多作家和期刊的支持,比如叶辛就已经将最新作品的电子版权交给了华语文学网。目前《上海文学》已经全面上线,《收获》的增刊和《萌芽》等杂志也会陆续上线。上海作协的作家书店将在华语文学网拥有自己的频道,同时出售作家作品纸质书的普通版和签名版。
此外,华语文学网还开出原创频道,接受网络作者直接投稿。但汪澜也表示,原有的网络文学作品以类型文学为主,但华语文学网还是希望接纳更多的纯文学作品。记者在网站上看到,目前原创频道已有数十部作品在陆续更新中,其中既有言情、科幻等类型小说,也有诗歌、散文等普通商业文学网站上非主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