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专题>领导致辞>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5年08月21日09:14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次
2015年8月19日上午十点,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主题活动开幕第一场“木心谈木心”在思南公馆如期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画家、作家陈丹青,作家金宇澄,以及学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来到现场,和读者一起回忆木心,并讲述《文学回忆录》编辑、出版过程中的一些曲折、有趣的故事。
陈丹青:我没有能力评介木心
陈丹青开场便谈到自己补遗《文学回忆录》的动力:“我在北京刚办了一个活动,是一个七百人的场子,其中大概有四百人都读过木心,这才让我有了勇气。”陈丹青表示,今天见到现场那么多的热心读者很是欣慰:“今天各种年龄层、各种职业、各种身份都有,就像风吹来一样,我会得到很多回馈。”
陈丹青坦言,现在的他在做任何有关木心的事时会格外慎重:“因为我已不能在万事都禀告他,他也不会再在我身边告诉我,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语气中缅怀之情溢于言表。
陈丹青表示:“我不是做文学史的人,我也不懂文学。所以过去这么多年我做的只是推介木心,但是从来不评介他。不是我不愿意评介,而是我没有能力评介。我所写的那么多关于木心的文字里面,其实从来没有评价木心的文学和绘画的内容。所以在木心走后,能够有这么一本书非常难得。”
陈子善:木心是“文学上的鲁滨孙”
陈子善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于陈丹青的羡慕:“我也很羡慕陈丹青,他竟然遇上了木心。从道理上来讲,木心在上海生活的时间我也在上海,我就没有这个机遇跟他去见面。”
回忆起听木心讲文学的机遇,陈子善慨叹千载难逢:“像木心先生这样的讲法现在没有了,听木心的讲座的感受非常特别的。木心先生每次讲座讲到最后,大家都会要求他讲讲他自己,讲讲他自己的创作。如我所见,现在没有一个作家是敢这样讲的。他把自己的作品像分析别人的作品一样分析给你看。他就是有这样的自信。”
陈子善向读者推介木心的作品《上海赋》:“2001年时候,《上海文学》当时找到我,说要设立一个专栏。这个专栏就是给以前作家、学者、诗人来写上海的,要我将好的文章推荐给读者来读。就是那个时候,我读到了木心先生的《上海赋》。木心先生在80年代中期开始在台湾、报纸、杂志上发表他的作品时,我就注意到他。有人不理解木心,有的人也认为他无才。我认为这些评价恰恰证明评价者对文学了解甚少,甚至说不懂文学。当时台湾报纸上对木心先生的介绍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说法,叫“文学上的鲁滨孙”。坦率地说,我一直到今天,都还不能完全读懂木心,但这不妨碍我对木心先生的钦佩和欣赏。至于《上海赋》,我觉得应该推荐给上海的读者。”
金宇澄:更加私密、古典的味道
金宇澄老师谦逊得说自己是后辈。谈及对《文学回忆录》补遗的观感,他说道:“新出的这一本书是另外一种味道,是一种更加私密的、古典的,也是我们现在已经遗失掉、私下传承式的言谈。我看这个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是我喜欢的鲁迅或者是张爱玲,他们肯定也会用他们的方式讲这些话,但是没有人记下来,因为那个时候没有陈丹青。所以我觉得陈丹青非常了不起,能够这么逐字、念念不忘地做,非常让人感动。”
“我读完这本还有一个另外的感受,我感受到了那种阅读的饥饿感。这种饥饿感,我第一次是在七十年代感受到的。从昨天到今天,我看到这么多喜欢陈丹青先生,喜欢木心先生的热心读者,我是非常欣慰。你们这一代人的解读跟我们肯定是不一样,我非常期待。”
孙甘露:木心是一个示范性的作家
主持人顾文豪提及孙甘露老师对木心作品作出的贡献:“这不仅仅是一个朋友之间的情义,还有很多孙甘露老师阅读木心先生的文学心得和想法。”
孙甘露老师提出两点:“第一,木心也好、陈丹青也好,五六十代上海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很难描述出来,因为小的时候没有电话、手机、微信。正是其中非常感性的部分塑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态度,对前辈的态度、同辈朋友间的情义态度,实际上有一些时候是因为这些东西激励着我们。当然每一代人都会有的,可能方式不同。“
“而木心先生,他是一个饱学之士,读了很多大量经典的作品。他读了之后充分消化,最后变成木心本人的东西。你看木心的书,你就觉得有一种木心的声音,或者是叫木心体。木心确实是一个示范性的作家,教会我们怎样来读书,教我们怎样品尝前人精神上的成果,最终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2016年木心先生的遗稿即将出版。这些更加精致的文字,就像一个老人充满智慧的自言自语,值得广大读者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