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专题>领导致辞>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5年08月21日15:42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次
“如果说泥沙俱下的塔里木河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的伊犁河是一条狂舞的游蛇,北方的额尔齐斯河则是一位行走的智者。在高纬度的辽阔大地上,它走过了北疆草原、阿尔泰群山和西伯利亚荒原,然后一头扎入北冰洋。它走得很慢,有时停下来,似乎陷入了沉思。它是从众多河流自杀性的鲁莽冲撞中学会慢的,它懂得节约自己的体力,知道‘快’的有害——它用‘慢’来品味和占有时间。当它最后冲向北冰洋时,却也是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的。”这是作家沈苇的散文集《新疆词典》中,对“额尔齐斯河”的描述。书中,关于新疆人文、地理、历史的词条有111条。
来到上海国际文学周的沈苇说:“我不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只是用我的写作盖了个‘小房子’,提供了一个进入新疆的驿站。没想到这样一本小众文学作品能在几个月内销完首版,为了这次书展又再加印。”
沈苇1965年生于浙江湖州,现为新疆文联《西部》杂志总编。1988年,大学刚毕业的他来到新疆,“因为向往边疆,脑子一热,带上简单行李,怀里只揣着一点钱,坐上绿皮火车就去了。”
在新疆,沈苇一呆27年,异乡成了故乡。“只有在第二故乡,才能检验自己灵魂的强度和载力。”这句在西行列车上读到的里尔克的话一直影响着他,“在新疆生活多年,我从江南的长子变成了西域的养子。故乡对我有生身之恩,新疆对我有养育之恩。养子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在书斋与旷野之间漫游,向新疆的多元文明,向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虚心学习、请教,进而转化为对自己的滋养。”
《新疆词典》中有个词条叫“青蛙移民”——“既要蒸发自己的水分,又要保持自己的湿度”,沈苇认为,这对他的写作是一种隐喻,“我的诗歌和散文有一种互融性,《新疆词典》这本书和新疆大地也有一种互融性。”
《新疆词典》前,沈苇写过一本畅销书《新疆盛宴》,新世纪初,背包客进新疆几乎人手一本。“《新疆盛宴》是行走的产物,《新疆词典》是沉思的结果”,沈苇说,他不介意读者一开始也将《新疆词典》当成旅游指南来读,“慢慢读下去,可能会读到一些触动你的东西,读到一些消失的东西,读到引起共鸣的东西。可以挑感兴趣的词条先看,也可以翻到哪儿就看到哪儿,可以从前往后看,也可以从后往前看。就像一本词典,随性翻阅。”
23日,沈苇将带着《新疆词典》登上“书香·上海之夏”名家新作讲坛,讲述“我与新疆的精神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