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中西文学的交融和共通:不同语言,相同思路

2015年08月25日09:26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次

8月24日下午一点半,暴雨如注,却浇不灭读者的热情。思南公馆中进行了一场题为《一个人的阅读书单和写作》的主题讲座,现场请到的嘉宾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与墨尔本大学创意写作的负责人、诗人和小说家格兰特·考德威尔。

著作阅读对创作影响深远

王宏图的喜好深受家庭影响,他喜欢的作品从战国的《楚辞》到南朝的《古诗十九首》,宋朝的《宋词》到明清戏曲《牡丹亭》、《长生殿》和《桃花扇》,非常广泛,而他喜欢的诗人则是李商隐。关于古典小说,他喜欢的是《金瓶梅》。他评论道:“金瓶梅的作者,他们写的人物范围之广,而且对阅世之深,对人的欲望、贪婪造成的后果,洞察力之深并不逊色于曹雪芹。”关于西方文学,他喜欢歌德的《浮士德》和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

格兰特·考德威尔则表示卡夫卡、海明威、塞万提斯、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果戈里以及一些知名的澳大利亚作家和诗人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宏图更以自己最喜欢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死于威尼斯》为例。他被作品中“对美的渴求,对死亡的思索”和“二十世纪末的情调”所打动。他说:“这里面很多地方,非常的沉静又辉煌,非常纯朴,但又有一种哀婉在里面。既像早春的时的万物生长,又像晚秋时生命流失的悲哀。种种不可调和的元素在其中,暧昧,让人捉摸不定。”正是这样多元素而暧昧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王宏图,让他自己的作品也非常注重“在意外的、更不为人所注意到的地方显示人性”。

格兰特·考德威尔赞同了王宏图对作品中“暧昧”的肯定,并引用了雷蒙德·卡佛的名言“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追求的是情感上最真实的状态”来支持他的观点。

创作不惧怕“模仿”

对于叙述技巧的学习,王宏图先是指出了很多作家刻意避讳自己受到别的作家影响的问题,随后又指出刚开始时写作手法总是有不同程度的模仿的,“模仿一方面是学习的过程,但同时模仿一定程度会产生叛逆,或者是更新。如果没有模仿就没有更新。”他特别推荐了莫里亚克作为小说写作的学习对象:“他在古典传统继承和现代创新之间保持了相对好的平衡关系。”

格兰特·考德威尔则表示,对学生,他希望他们不要怕“模仿”,也不要太意识到自己的风格,因为有可能他觉得自己很好,或者得到表扬之后会重复,来复制自己成功的风格。他觉得自己的风格跟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主人公有些类似——“经常是被一种不确定性困扰,或者是自己都不清楚。他很难理解他自己的个性,或者他做出来的行为,有可能跟他所思考的相违背。”

对于社会上流行的制定书单的现象,王宏图表示“对学生来说,通过推荐不同的书,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想象的热情是更重要的”,单一的书单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格兰特·考德威尔则表示了赞同,并列举了他个人喜欢的海明威作品,直言自己喜欢海明威语言的简洁有力,但并非所有人都喜欢。

在最后的嘉宾提问环节,两位嘉宾分别耐心回答了观众的疑问。其中包括关于对一些哲学著作的看法、对于写作技巧的指导以及对于著作的翻译版本的看法。

雷竞技官方版本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batiksumb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20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