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1日11:41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次
100个周末、288位嘉宾,自去年2月15日举办第1期以来,由市新闻出版局、市作协、黄浦区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思南读书会”在近两年时间里悄然累积着自己的数字和作家、读者的情感和信任。昨天下午,100期特别活动上,集结演讲嘉宾智慧的《在思南阅读世界》文集首发,还有6位读者第一次成为读书会主角,登台讲述自己与读书会结缘以来的收获与变化。“荣誉读者”许树建说:“思南读书会就像有计划的文学课程,这一年里,我买了40本书,全读完了。”
读着读着成了“一家人”
67岁的许树建和其他5位读者在“思南读书会”举办一年之际,通过网络征文成为“年度读者”。许树建还有了一张“荣誉读者”专属红座椅,“老伴笑我被套牢了,我觉得弥补了自己没念过大学的遗憾。”通过“思南读书会”结识的书友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做“我们一家人”。
每周六参加完活动,“70后”公司职员岑玥当晚就会把活动记录整理出来,75岁的退休工程师杜湘涛传来用专业相机捕捉的精彩瞬间,许树建当编辑组织图文,再通过电子邮件和微信群分享,一晚上就有1000个人读到,许树建称之为“自己找功课做”——“来思南读书会,只要清空脑袋,饱满精神,‘课程’和‘老师’都是现成的、优质的,为何不珍惜这样的机会?”
岑玥是从思南读书会第1期起就参与的忠实读者,“第1期嘉宾主持是王安忆,排了很长队才入场,连角落里都站满了人”。她清楚记得,为等候全部读者入场,当天原定14时开始的读书会晚了19分钟,“这是一个嘉宾等待读者的读书会”。每年“世界读书日”,思南读书会都会举办特别活动,“80后”张攸蔚今年在听作家赵丽宏朗诵巴金作品《愿化泥土》时掉了眼泪,“听到了作家的心声,也感到读书会和巴老秉持的宗旨一样——把心交给读者。”杜湘涛很珍惜每次参加读书会请嘉宾签名的笔记本,“这是我的无价之宝”。“80后”冯鸣用了一个酷酷的比喻,“思南读书会就像读书会中的银河战舰,马力十足,带领我们在文学海洋中遨游得更远。”
全民阅读是场“马拉松”
思南读书会的“马力”来自哪里?黄浦区委宣传部长李崟认为,背后是公共文化活动运作机制的变化——由政府主办为主向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社会支持、市民受益转变。市作协党组书记汪澜说,这是一种“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的是台上嘉宾台下观众的全情参与,“写作是寂寞的,阅读是个人的,但在读书会中,交流与分享产生的火花,让作家感到温暖,让读者获得鼓励。”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把举办上海书展比作短跑,“一年365天,10天上海书展和上海国际童书展之外的355天怎么办?促进全民阅读,建设常态化全民阅读品牌活动就像一场马拉松,考验的是坚持和耐力。”
思南读书会创办人之一、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曾梦想,“逛逛书集、听听讲座、喝喝咖啡、会会朋友,能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方式”。听着台上读者的分享,他连道感动,“想不到大家真的因为读书会交上朋友,成了‘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