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26日10:59 来源:《青年报》 作者:郦亮 点击:次
上海历来是中国文学的重镇,其作为文学城市的形象在世界上也很有名。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作协副主席孙甘露递交提案,建议有关方面启动申报联合国“文学之城”的工作。孙甘露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根据“文学之城”的评选标准,上海文学在软件方面已经齐备,而在硬件方面还有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上海文学馆已成当务之急。
瞄准“文学之城”软件齐备,硬件有待提升
孙甘露表示,“文学之城”是200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设立的一个文化项目。旨在通过评审,为全球以文学文艺创作而知名的城市做一个冠名示范,促进文学原创力与公共文化的融合。这个项目开展11年,全球被授予“文学之城”的城市有11座。包括爱丁堡、墨尔本、爱荷华、都柏林等。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座“文学之城”。
根据孙甘露提供的资料,“文学之城”有7条标准,包括一流的出版机构、高质量的院校、适合文学发展的城市环境、丰富的文学活动和文学节、丰富的文学设施和文化机构、翻译和出版外国文学具有成果,以及有效运用媒体来推动文学发展。孙甘露说,根据这个标准,上海文学应该说大部分是够格的。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拥有大量一流的高校,包容的城市氛围促成了上海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半壁江山”,思南读书会、上海国际文学周等一系列文学活动也风生水起。更重要的是,上海具有丰富的文学资源。
当然这主要指的是软件。孙甘露说,如果说上海申报“文学之城”还有什么需要提升的话,那可能就是还缺少一些文学设施。比如上海文学馆,上海文学界对此已呼唤多年。目前虽然馆址尚未确定,但是作为上海文学馆建设的推动者,上海作协已经聘请复旦大学文博专家在做未来文学馆的展陈方案。
呼吁建上海文学馆展示上海文学发展光辉史
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是上海目前为数不多的文学设施之一。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不少原来堆在老宅里的巴金的文献、手稿、孤本书籍资料被清理发掘出来。狭小的故居已经无法承载这些珍贵资料。去年经过努力,上海作协在永福路上海科技情报所内获得了一个1000平方米的仓库,专门陈列几千件巴金的文学遗物。但这也有一个问题,这些文物没有办法让公众看到。
于是建设上海文学馆的呼声再起。孙甘露对青年报记者表示,上海作为中国新文学的发祥地和策源地,鲁迅、茅盾、巴金等巨匠都曾上海生活写作,上海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学文献资源。同时,上海的辉煌的文学史也应该让世人了解,而这一切仅靠书面的描述稍显单薄,必须要有真实的展陈。而且纵向来看,北京已经有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其他地方还有河北文学馆、毛泽东文学院(湖南现当代文学馆)、广东文学馆、浙江文学馆、河南文学院等。相比这些地区,具有辉煌文学发展史的上海拥有自己的文学馆实在是理所当然。对于上海文学馆,现在是万事俱备,只缺馆址。孙甘露透露,目前有三处地址已进入考虑商讨阶段。一个是延安东路260号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旧址。一个是福州路市府礼堂旧址。一个是虹口左联旧址周边。
孙甘露说,未来的上海文学馆将承担文学的收藏展示、研究、对外文化交流、培训等功能。而文学馆一旦建立,各种文学文物的捐赠会变得踊跃。“现在很多作家或者作家的家属他们在考虑处理珍藏的文献资料时,都曾想捐给上海作协,但因为作协存放文献的地方也很有限,所以不少珍贵文献就流到其他地方。而有了文学馆,人们捐献起来就会更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