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文学信息

我们不是互联网的敌人,我们只是对它有更高的要求

2019年04月24日17:11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次

从左至右为顾文豪、傅杰、汪涌豪

7月1日下午,由世纪阅读和网信青年读书会参与承办的190期思南读书会,迎来了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与汪涌豪、书评人顾文豪,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对传统文化发展的影响以及经典阅读的现状。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傅杰表示,不用互联网就像骑单车,有了互联网就像坐上了高铁,所有人可以轻松、便捷、随时随地地查阅资料、挑选书籍版本、纠正前人的错误。但是同时,互联网也给阅读带来了“万劫不复”。从古典考据的角度来说,傅杰说,“我们已经不能看一部完整的书,一切阅读变得碎片化。”古人阅读古籍的方式一般是背、抄,到了后来,“我的老师一再告诫,一定要读。”再到现在,“慢慢就是互联网上查了,现在我们连查都会不查了,开始听了。”从背、抄到读、看再到听、查,阅读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傅杰提到,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阐述了当今根本的读书目的发生了变化。“古之学者为己”是指“我”在阅读后觉得充实与愉快,而“今之学者为人”则是现在很多人在随随便便的阅读之后就开始乱写、乱说、乱抄,从传统读书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万劫不复的。“20年之后,互联网会对传统学术、传统读书人的心态带来什么变化?傅杰表示他是悲观的,甚至不敢想象。

傅杰

浅阅读的“嗜糖者”

互联网带来了大量复杂、丰富的信息,造就了一个冗余、多余的时代。在这个冗余的时代里,“选择变得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困难。”汪涌豪表示。目前来看,据统计,现代读者手机阅读超过60%,数字化阅读接近70%,而纸面阅读只剩下40%。大量的手机阅读造成了碎片式的泛滥阅读、轻阅读越来越普遍。汪涌豪用“嗜糖者”来比喻“浅阅读”,“嗜糖者会一直吸收那些没有钙质、没有维他命的、空的能量,同时它还会不断产生干扰素,导致你没有能力去吸收有益的能量。”这就是坏的阅读,烂书会混淆你的阅读标准,“看烂了以后你会被拖下去,无法分辨哪本是好,哪本是坏。相反,经典的作品会超拔你、提升你。”

汪涌豪

主持顾文豪提到现代的“信息冗余”也带来了“知识焦虑”,他分享了詹宏志的观点,知识焦虑是一个伪命题,知识追求过程是主动而快乐的,而知识焦虑是这个时代背景下通过资本强制手段形成的“知识恐吓”。所以,这个时代不是知识的时代,而是伪知识的时代。

顾文豪

“我们不是互联网的敌人”

互联网在传播知识、资料搜集方面的积极作用无需论证,“我们不是互联网的敌人,我们只是对它有更高的要求。”汪涌豪说。他表示,生活中有许多个别性的东西,被互联网抹平了;生活中有许多东西是需要你去奋身抵抗的,因为互联网,你放弃了;生活中有许多要彰显个人意志的地方,因为互联网,你变得越来越顺从。所以,一定程度来说,互联网造成了人格的扁平化、社会的单一化。而伟大的“传统”是什么?有对人性足够的了解与同情,有对现代性的警觉。所以,在科技发展的当代社会,生活变得滋润、便捷,同时,我们更要去学习传统,去警觉“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现场读者

嘉宾们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189

现场:李伟长

撰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杜湘涛

编辑:黄诗雨

雷竞技官方版本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batiksumb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15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