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专题>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7年08月17日22:24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文字 / 赵嘉伟 摄影 点击:次
8月16日晚上7点,《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编辑托比·利希蒂希和《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做客建投书局,以“网络时代的书评媒体”为主题进行了一场文学对谈。
(图左:郑诗亮 图右:托比·利希蒂希)
《上海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都是知名的严肃书评刊物。《上海书评》于上世纪90年代创刊,作为一本全领域的书评刊物一直以来广受好评;《泰晤士报文学增刊》1902年创办,原本只是泰晤士报的一小部分,后来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刊物。
托比介绍说,在过去的100年历史中,《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已经在英国文学评论界中确立了其先锋姿态,曾经有T.S.艾略特等现代主义作家常驻。目前已有3万5千名读者,这在英国是一个很庞大的数字了。在报纸衰落的今天,《泰晤士报文学增刊》的销量反而在上升。与《上海书评》相似,《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是周刊,每周评选40本书左右,除了书评,内容还包括随笔、诗歌和报道。
“目前正是一个很有趣的时刻,”托比补充,“人们的阅读热情很高,他们的胃口已经不满足于阅读推特上的三言两语,他们渴望读到一些更长的文章,这对杂志编辑来说不失为一个良机。”
在英国,杂志的兴起与18世纪的咖啡屋文化息息相关。人们边喝咖啡边读报边闲聊,这个传统经久不衰。上世纪70年代之前《泰晤士报文学增刊》采用作者匿名制,因而作者和读者都能自由无碍地表达观点。“批判性,”托比强调,“正是本报的始终坚持的特色。”
在郑诗亮看来,批判性是优秀的书评刊物应具备的品质,优质的书评空间不能容忍作家和评论家们基于非文学的目的而互相吹捧,这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上海书评》追求客观性、公正性,无论作品广受好评还是褒贬不一,都应该允许不同的批评声音的存在。
两位编辑谈到杂志的发展和创新时,都对新媒体都抱有很大期待。托比认为创建杂志网站有助于吸引年轻作者和国外作者;开办官方博客给更多的作品提供了发布平台;创建网络电台赋予了文学以有声的形式。托比平日里的消遣之一就是聆听书评电台。而《上海书评》正在从纸质版向电子版过渡,郑诗亮发现网络平台上涌现出一批才华横溢的作者,他们更习惯在电子平台上发表作品。网络拓宽了书评的空间。
作为传统悠久的严肃书评刊物,《上海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对新作者却格外友好。“事实上,每天都有新作者来报社毛遂自荐,大概是因为我们的稿费不高,作者们更放得开。”托比开玩笑说。郑诗亮曾经在豆瓣上寻找优秀作者,并表示完全不介意作者的“出身”。
现场观众之中,有许多也是资深书评人和媒体人,他们现场向两位嘉宾咨询了若干问题。每位前来现场聆听的观众都获得了《上海书评》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最新期刊一份。为时两小时的对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