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4日17:00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次
从左至右为郦波、骆新
12月9日下午,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带着其“郦波品诗词与人生”系列之一《人生自有境界》、之二《诗酒趁年华》与著名主持人骆新一起品诗读词,漫谈其中的爱与美,在诗意生活中体味中华文化之精髓,谈谈“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诗”。
诗词会热多久
郦波参与了众多与诗词相关的电视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等。骆新作为电视人,一开始就抛出了问题,“2017年是中国电视诗词很热的一年,您觉得这个热劲还能持续多久?”
郦波
郦波认为“诗词热”只是表征,应该洞察到掩藏于其后的深层文化自觉与自信。它能热多久、怎么热都没关系,只要热过了,作为一个文化的引子在社会上引发了共鸣、达成共识,成为一种文化的创意、民族的自信,起到一种积极的推进作用,它的历史使命就达成了。与一些流行于当下的文化热点相比,“诗词总是在我们的记忆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打破现实的匆忙或文化的断层带来的割裂和不安。” 诗词在当代掀起一股热浪,是一个严肃而有趣的话题。郦波认为,它既是大众的,又是专业的,诗词在当代获得如此强的生命力延续,一是源于国家的文化倡导,二是基础教育的功劳。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和每个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而治本的都在基础教育上。”郦波说。
古今音有别、韵不同,现如今我们不再是“读古音”、“诵故词”,骆新提出这是否会影响现代读者对古诗词的解读?郦波认为,语言土壤的改变确实带来了中国诗词的危机,然而修复断层的母语、复兴传统文化最好的桥梁就是诗词。他谈到, “一个民族的传承是有基因的,诗词就是我们的文化遗传基因,虽有断裂,但只要有机会去唤醒它、亲近它,就会获得熟悉而亲切的体认。”
骆新
经典何以成为经典
人们奉为经典的作品何以成为经典?骆新发现,经典有时和流行相互交缠,诗词大会火了,很多家长就让孩子“功利”地背诗,有人认为小孩“识其言而未能体其意”,嘴上背得滚瓜烂熟,却未必知其所云。
在郦波看来,真正的经典经得起时间检验,具有流动性,常读常新,观照着不同人的不同人生轨迹。李白有“还惜诗酒别,深为江海言”,杜甫亦有“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可见,一酒、一诗、一茶、一词,便可自造一境。骆新提及郦波的《人生自有境界》,他回应诗词可以带人入境,“诗词把灵魂中的另一个我带出来了,人要学会跟自己交谈,但须找到介质和自己的灵魂面对面。”这不是向外的张力,而是向内的开拓,一如卢梭,以境化我,营造瓦尔登湖般澄澈的境界,二如陶渊明,自造我境——“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二者结合起来,也许就能获得王国维“立-守-得”的三境界。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用今天时髦的话讲叫做“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在路上”,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浅薄”也许在多年后成为醍醐灌顶的箴言。经典没变,只是心境变了——所谓“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僧庐下,悲欢离合总无情”。
现场读者
生活很忙,多读诗、多喝茶
现代科技对人的异化,使人不禁发出感慨——“身体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经常处于为形役却碌碌而往的状态中。骆新认为高科技给现代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激化了欲望,拉开了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甚至看不清自己的内心,蒙尘而不自知。所以,有了汽车和电脑以后,人们是更忙,还是更闲?对此,郦波表示,“我们今天特别需要重新读诗,饮茶论道,因为人类正面临第二次的异化危机,我们的意志和心灵正在被碎片化切割。”
骆新补充,现代人也是孤独的,因为怕孤独而不慎独,恰恰没有把时间留给自己。郦波认为,忙和闲是相对的,重要的是把握自我。“第一是内心的信仰不放松,第二是随时可以清空自我,在每天都走的路上不断发现惊喜,这种心境才是读诗词的关键。”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要善于内断于心、自我主持,做自己的主持人,达到这样的境界,也近乎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这样的人哪怕一个人走在路上披荆斩棘,也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与之风雨同行,那就是一种巨大的快乐。”
嘉宾为读者签名
现场:李 旸
撰稿:巫小妤
摄影:隋 文
杜湘涛
编辑: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