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文学信息

在写作中安顿自我

2019年04月24日17:07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次

从左至右为龚静、陆梅、张洁

2月10日下午,作家陆梅携其散文集《时间纷至沓来》来到思南读书会,与她的两位挚友作家龚静、作家张洁,一起聊聊在这样一个快速的时代如何通过写作妥善安顿自己的内心。

写下来就是一切

不同于作品中所流露出的舒缓与闲散,现实生活中的陆梅工作繁忙。身为媒体人,总有无尽的琐事和杂务等待着她去处理、去解决。“想挤出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便成为了陆梅在繁忙的工作中最真切的期望。而《时间纷至沓来》中的一篇篇文章正是选取了部分陆梅往日于时间缝隙中的随手小记。对她而言,这些纯粹的文字在被写下之初“不为发表,只为给自己一个交代”。

多年后,由于编辑约稿的契机,陆梅才将这些往日随笔整理挑选后,分为“岁时记”“行走记”“读书记”三卷得以最终定稿。她说:“这些年间,我的一些履迹,一些读书生活,一些寻常日子里的岁时,大抵都在这本书里了。这也是我的日常。”

陆梅

龚静笑称她们三人“在写作观、审美观以及人生感念方面有蛮多相通之处,我觉得这是作为文人之间非常好的一种感遇”。她十分认同陆梅的写作观,在龚静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是对自己进行了梳理,也是对自己的生命有所交待与完善。在这个快速的时代,写作者便用写作来妥善安顿自己。

龚静进一步谈到,人有三种关系要处理:人跟人的关系、人跟世界的关系、人跟自己的关系,而写作者就是在表达的过程中将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打通。除此她也补充道,写作者更多的是需要注重内观。龚静欣赏陆梅作品所具有的“内在文脉”,也在其作品中读出了“诚恳”与一份别致的“轻盈”,感怀于她在每一个日常时间,在每一个时间碎片记录了和时间的邂逅、感遇。“她的轻盈是从‘重’当中烘托出来的,所以日常生活、审美追求以及一些知性的思考才能在文章中有非常好的融合。”

龚静

以性情入文

张洁眼中的陆梅的为人、为文有着天然的诗意与自然的性情,在读书会现场,她展示了陆梅写给她的书信、明信片,或是树叶配上自己创作的诗歌,或是明信片配上旅行中的思考。在她看来,陆梅的内心充满着巨大的宝藏,短小的文章潜藏着大能量。陆梅的个体力量使得已熟读其作品的张洁,在重读过程中依然欣喜地感受到了“新鲜的陌生感”。

张洁

对于好散文的审美标准,每个写作者都有自己的认知。或是肺腑之言,或是灵魂的呼告,既可以是荡气回肠,也可以是微语低喃。在陆梅看来,好的散文都能够照见山河和众生,有着生命和生机,拥有文学的内宇宙以及对这个世界的想象与建构。龚静认为,不同的作者性情能够直观反映在作品中,“你的性情来使得你选择某些词,某些你看到的东西就会进入你的文字”,性情入文也因此成为了写作的一个通道。“文气是在节制的、舒展的文字当中推动”这也是龚静所欣赏的陆梅为文之道。

陆梅援引贾平凹一句话勉励自己:“你怎样对待自己就怎样写散文。”写散文是陆梅的余情,同时她也警惕“常写常不新”,为写而写,思维容易狭窄,就会重复,落入窠臼和俗套。“本然,安然,坦然,保持和谐,与心灵共生,慢下来,和自己相处。”这便是陆梅的心灵法则。

现场读者

“如果你学会了看,

世界就从此变美了”

陆梅身上有着很深的植物情结。曾在大学时期收藏了三大本“草叶集”,将形态各异的叶子采摘至自己的收藏册,并随手在旁边创作小诗。“我向来对‘微物之美’比较在意,也更愿意对一些微小的物事、意绪、心灵多做停留。”陆梅致力于以美的心唤醒人的心,传播对美的感动,进而更好地完善人们的生活。陆梅坦言,对一个写作者而言,重要的是用深刻的洞见和文字的光芒带给读者知性和审美的双重愉悦。

读者提问

龚静在与学生交流时,也颇多指导学生在写作时要学会细致观察生活与世界。龚静提倡:“写作要少批判,让物本身呈现出来,使得人物、景物自己会说话。”对于如何磨砺写作水平,龚静提出“人书俱老”的观念,即随着个体生命的成长,文章才会生长,有了看的见识,表达能力才会更好。

张洁有感于陆梅善于体察“微物之美”的能力。在张洁看来,如果邂逅一本好书,“丰沛的意象会扑面而来,随着文字的气息久久停留在那些充满期待感的词句上,小心翼翼,生怕和它们失之交臂”。

思南读书会NO.227

现场:郭 浏

撰稿:关 玥

摄影:迟 惠

编辑:黄诗雨

雷竞技官方版本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batiksumb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0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