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3日14:06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次
从左至右为吴越、徐则臣、黄昱宁、黄平
3月9日下午,青年小说家徐则臣带着新作《北上》来到思南读书会第288期现场,与翻译家黄昱宁、青年评论家黄平、《收获》编辑吴越共同聊一聊大运河所承载的文化意义。
用虚构逼近真实:显微镜下的大运河
运河是徐则臣二十年来的写作不可或缺的背景。随着对运河的兴趣愈发浓厚,凡涉及运河的影像、文字、研究乃至道听途说,徐则臣都要认真收集。“你对运河了解得越多,你会发现你对它了解得越少,因为你不断地深入细节。”从早年描写运河周边的《花街》《石码头》到新作《北上》,徐则臣将运河从小说的背景推向了小说主角。
徐则臣
2014年,徐则臣决定开始创作《北上》。他发现,“当真正要写的时候,我的运河只是望远镜中的运河,这远远不够,还需要放大镜、显微镜,每一个细节都要交代清楚。”在写作的四年里,徐则臣从南到北走遍了大运河流经的4个省,两个直辖市,18个地级市,五大水系。有实证主义倾向的他表示,“我去过一个地方以后,写起来比较踏实。”
为了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徐则臣翻阅了60余本相关的专业书籍。他根据各个国家士兵的日记、邮件、回忆录等等,像建筑师一样画图来构思小说的结构。“我要确保我写到的每一个地方,我不敢说完全是事实,至少在我的阅读视野里,应该无限逼近那个事实。”
小说中牵涉了大量关于运河和历史的专业知识。黄昱宁说,“这些陌生的知识急速爆炸在一个文本中,很容易被贴上知识写作的标签。”如何使小说有足够的信息量而又不会让故事超载?
黄昱宁
徐则臣在小说结构上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他一遍遍推翻,一遍遍重塑。他说:“我不能把历史故事重新讲一遍,而要重构历史,让人觉得这不是流水账,不是匀速前进的,而是跌宕起伏、一张一弛的。”如黄昱宁所言,“小说中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这不仅是简单的资料收集,还应包括对虚构对象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虚构难度的蓄意挑战。”
“运河是小说的第一视角”
在《北上》中,所有的场景都在运河边,所有的人物和事件也都围绕着运河展开。黄昱宁说,“运河是小说的第一视角。流动的运河通过他的注视,让人物和事件产生了向心力。运河无声的凝视也激发了读者的情感。”
黄平补充,当讲述超越个人的事物,情感容易变得僵硬,而徐则臣对情感的处理非常柔软。“运河柔软而宽容地杂合了多种多样的声音,作者平稳地交代了他们各自的故事,没有站在任何一个立场。”
读者现场做笔记
《北上》在追溯历史故事的同时,传递出了当代感,使现代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一份亲切。运河就好比网络时代的“网”,作者把差异性巨大的人物在一个流动性的网络中高度地集中起来,无形之中命运彼此交叉,形成一个巨大的共同体。
黄平
如果以传统的寻根文学为参照,黄平表示,小说寻的不是地方之根、家族之根,而是以运河为隐喻的帝国之根,废除的漕运和明清帝国的瓦解呼应了国家层面的时代变化。“徐则臣的写作就像大运河一样,一方面不断延续,一方面不断地更新。”
“运河是引导我走向世界的向导”
绵延1797公里的大运河是一个可以承载整个中国,尤其是近现代历史的工具。对于幼时生活在小地方的徐则臣而言,运河是引导他走到世界,往世界去的一个向导。
“我初中时住校,到冬天,宿舍的自来水管冻住,我就端着牙缸、脸盆往校门口的石安运河跑。运河水一直在流,那时候就在想它要流向哪里。”长大后,运河依然是徐则臣拓展对这个世界想象的最重要的方式,奔腾不息的河水流向远方,而远方的远方又是什么?
现场读者
徐则臣以“运河之子”来称呼自己。“不是因为我写了运河,而是因为我为它投入了很多。”在他看来,所有在运河边上生活过的人,只要你非常认真地对待它,都是运河之子。他说,“如果某一位读者,看到书中的某一个细节,听到一滴水声会觉得很感动,那我就觉得值了。”
吴越谈到,运河是徐则臣寻找自己的重要坐标。如书中所言,“从船上往下看,仿佛看到运河里另有一个人间。”吴越认为,“在小说里另有一条运河,不是我们看到的运河,是徐则臣的运河。”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正经历着居所和身份的变动,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身份。“徐则臣在往回找,理清这些身份之后,能够让你更清楚自己的来处。”
吴越
在黄昱宁看来,徐则臣通过文学来建构历史,借助虚构来逼近真实,以历史作为基石,那么“运河之子”的抒情便流露出了真情,而不会显得矫情。正如黄平所说,“情感是人之为人的特殊性所在,徐则臣的作品基于原初的生命体验,从而能使大运河与生命彼此呼应激荡。”
读者提问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288
现场:李伟长
撰稿:关 玥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江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