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15:5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次
从左至右为韩博、臧棣、胡桑
9月14日下午,诗人臧棣携诗集《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情感教育入门》作客第317期思南读书会,和诗人韩博、胡桑一起分享诗歌的奥秘。三位嘉宾分别从60后、70后和80后诗人的角度,探讨当代诗歌的感受力,以及人们感知世界、与世界共处的方式。
“重新与世界相遇”
臧棣的三本诗集收录了200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系列诗歌,在这些作品中,诗人回归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重新诠释了理解诗歌的方式。胡桑谈到:“这三本诗集的意义在于重新探讨了诗人如何与世界相遇、如何感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如何书写这个世界。”
感受力是我们理解诗歌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好的诗歌感受力?臧棣认为:“一种好的诗歌感受力,一方面要不断地向深层推进,一方面要不断地回溯诗歌的起源。”
中国古人认为“诗以言志”,诗歌的最基本目的是用语言去表达个体生命的感受。臧棣谈到,中国古代诗歌的感受力偏向于一种心性的感悟,而当代诗歌更偏向于对于世界的洞察。当代诗把古典诗中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和感悟,转向了对世界的“深度观察”;把东方美学中偏向安静的感受方式,转向了与外界对抗的姿态。
在新作的创作中,臧棣更多是从肯定和顺应的角度去理解世界,“我觉得采取一种谦卑、敬畏的角度去发现世界的多样性,可能会有更丰富的体察。”
臧棣
中国的现当代诗歌来自于西方,梁实秋有言:“新诗,实际就是中文写的外国诗。”胡桑谈到,中国的古诗希望和世界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天人合一的境界。但在西方以“理性”为核心的诗歌创作中,自我和世界之间存在一种紧张感,处于相互搏斗的状态。
韩博认为,中国古代的山水诗,最后大多回归到一种宁静,这种宁静是一种深层次的自我安慰,是中国哲学的体现。而西方诗歌推崇理性,诗人创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自我满足,而是去不断突破已有的边界,探索未知的事物,而这些也是中国现当代诗歌的主流。
韩博
臧棣认为中国新诗和古诗之间的差别,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汉语的自然流变。不同时代的人们会自觉地调整语言,来更好地表达世界。普鲁斯特曾说:“美好的书写是用某种类似外语的语言写成的。”在诗歌创作中,人们需要把母语当作外语来做实验,以获得新鲜的感受和逻辑。“我觉得再过五十年,可能我们今天在语言上看似冒险的所作所为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臧棣说。
“让事物本身说话”
臧棣的三本诗集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为细小的事物辩护。臧棣认为细小的事物恰恰构成了最真实、最鲜活的生活体验。诗人里尔克曾说:“只有物在向我说话。”臧棣尝试倾听细微之物的声音,将自我隐没于文本,“让事物本身说话。”
《诗歌知识学丛书》中描写了不起眼的灌木珍珠梅:“光秃秃的枝杈轻轻晃动,就好像它们刚刚戳破过冷酷的谎言。”臧棣说,“只要我足够敏感,去关注这些微小的事物,它在我的内心就能激起一些思想的、审美的浪花。”
现场读者
与冰心、宗白华的“小诗”不同,臧棣不是单纯地将事物写小,而是以平常心去看待“小物”。他笔下的细小事物背后有更深的层次,“比如写一朵花,我调动了生命中充沛的感知力,从各个角度用心地体察它,我是把它当成一个生命的象征来看待。”
胡桑进一步谈到,物是可以说话的,但是物说话背后是什么?诗歌对瞬间的感知中包含丰富的层面:“对修辞的运用,对想象力的召唤,倾听事物的能力,还有你自己对于世界的认知。”
胡桑
在韩博看来,臧棣是一个具有哈姆雷特气质的人。在这本诗集中,他孤独地喃喃自语,每天观察动物和植物。即使经历了人生重大的变化,也能平静地书写,通过与世界的对话来传递自己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仿佛是在读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中的诗篇,“他不是站在上帝视角,而是在非常有限的人的视角,通过动物、植物,试图将自己对这个社会、时代的感受向前推进一步。”
于细微之处洞察生命本身
在 “协会”系列诗歌中,所有题目都含有“协会”二字,如“沸腾协会”“牵牛花协会”“在薄薄的雾中协会”等等。这些题目背后有何含义呢?臧棣谈到,“协会”是一类庞大的、科学的现代组织,他希望用这种大的方式去表达对细微事物的尊敬,“这也反映了我试图纠正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身边细小事物的忽视。”
臧棣谈到,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相对于大的历史走向而言,那些瞬间的事物可能是无足轻重的。但是对生命个体而言,转瞬即逝的细微之物恰恰是生命珍贵的记载,回溯过往时,它们是生命珍贵而有力的痕迹。
胡桑认为,臧棣的诗歌中包含一种对世界最初的“好奇感”,一瞬间的好奇感不一定是象征和隐喻的,而是体现了一种新的感受力,“这个感受力是非常放松的,是用西方式的语言来表达古典的范式。”
读者提问
韩博认为诗歌创作不能依赖于已经固化的体系,而要立足于当下的感受:“真实的写作要忠于此时此刻的感受力,这种感受力基于对创作源头的吸收和广泛学习的基础。”
嘉宾为读者签名
在追求高效的碎片化时代,人们认识世界的视角需要重新调整,正如诗集《沸腾协会》中所说,“通过这些以非常的语言手段成立的诗歌协会,我们可以重新体会人与世界的共处关系。对微小事物的体察,也是对生命本身的洞察。”
现场:王若虚
撰稿:法雨奇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江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