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文学信息

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4年07月14日10:33 来源:中国作家网 作者:行超 点击:次

网络文学:在新的时代机遇中期待华丽转身

会议现场

陈崎嵘向王蒙颁发证书

李敬泽主持会议

陈崎嵘讲话

从1998年痞子蔡发表第一部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开始,中国网络文学走进了第16个年头。到201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已达 3.51亿。网络文学逐渐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生产、传播、阅读模式和文本特色、审美风格。这些都对传统文学和学院批评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网络文学异军突 起、方兴未艾、大浪淘沙、毁誉参半的现象,深切理解、深入研究,建立一套符合网络文学特质的理论体系、评价体系和话语体系,已逐渐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当务 之急。

7月11日到12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共同举办的“全国网络 文学理论研讨会”在北戴河召开。中国作协、人民日报社文艺部、光明日报社文艺部、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监管处、有关省市作协 负责人,网络文学专家学者,全国重点文学网站高层管理人员等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分设六个专题进行研讨,与会者发言热烈、思辨活跃,虚实结合、新意迭出。大家反映,这是一次多维度、高质量的理论研讨会,在我国网络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标杆性意义。

研讨会开始前,作家王蒙向中国作协北戴河创作之家赠送了45卷本的《王蒙文集》,并对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的未来表达了殷切期望。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接受赠书,并代表中国作协向王蒙颁发了收藏证书。

对话与协商:

建立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

近年来,网络文学迅猛发展,已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更影响到文学的生态和结构。网络文学的巨大发展帮助人们实现了“全民写作、全民阅读” 的文学梦想,构造了一种崭新的通俗娱乐文化形态,培养了大众对文学的兴趣,提供了文学人才储备;打破了文学的神秘感和精英书写模式;为传统文学提供了观察 及反映生活的新视野、新范式;丰富了原创文学内容,已经并将继续为中国影视、游戏、动漫产业提供“母本”。然而,传统文学界与网络文学界之间却存在着似有 似无、若明若暗的隔阂,建立有别于传统文学的、属于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和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陈崎嵘指出,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文艺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分析网络文学现象,把握网络文学创作、网络文学批评、网络文学接 受、网络文学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比较科学和系统地回答什么是网络文学、网络文学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意义、网络文学的创作过程、网络文学的构成要素、读者对网 络文学作品的接受、评论家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论、网络文学的历史演变渊源及当下的发展变化等基本问题,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关于网络文学的知识体系。这个体 系至少应当包括:形成价值导向和创作导向,回答网络文学与人民、与时代、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关系;按照艺术规律、美学原则、读者人气来鉴赏和评价网络文 学作品的思想内涵、艺术形式、审美风格,回答网络文学怎样实现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功能的途径;分析网络文学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文本的 异同,回答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多种创作手法在网络文学中的表现,从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梁鸿鹰谈到,要提倡网络文学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致力于塑造中国好人形象,肯定正面价值,给人以正气和鼓舞。欧阳友权分析了网络文学高产而博杂 的原因,提出如何从人性自我发展要求、文学自发性、技术诱因、网站功利性等角度去观察网络文学。何平认为,网络文学是老百姓文学,其核心价值观是草根文学 伦理、江湖伦理,而传统文学的评价体系则是建立在五四以来的精英评价体系之上的,因此,传统评价体系很难适应网络文学研究。他希望批评家可以“去网络上批 评”,“走向对话和协商”。邵燕君认为,网络文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文学性在网络时代的新生”。在媒介革命的视野下,如果网络文学的批评理论体系还是建立 在传统批评体系之下,难免受制于精英本位的思维定式,应该跳出印刷文明的局限,引入新的尺度。李朝全提出,网络文学的评价要从网络文学文本及其创作接受主 体——作者和读者入手,深入研究作者的创作取向以及读者的阅读选择机制,要特别重视网络与文学在虚拟性、想象性方面的同质共谋关系,要有前瞻眼光,着手进 行网络文学的历史化、经典化。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强调,要认清网络文学、类型小说与纯文学的不同。批评家在面对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时理论准备严重不足。玄幻小说、穿越小说 等通过幻想的逆袭来应对现实,其中的幻想、梦想机制在网络文学中很重要,我们的文学理论却无法应对。因此,不能以纯文学的经典性强行要求网络文学。对网络 文学来说,文学问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其中的社会和文化问题。网络文学表现的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文化现象,我们可以通过它认识普通人内心的希望和梦想。

继承与创新:

关注网络文学的创作特点和艺术特色

网络文学固然是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产物,但它更是根植于中国大地、现实社会的文学表现,因此,网络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之间存在着复杂而紧密的关 系。李敬泽谈到,网络文学应该纳入通俗文学的范式中去考量,其主体就是类型小说。中国一直有通俗文学和类型文学的传统,从还珠楼主、鸳鸯蝴蝶派到金庸、古 龙、琼瑶等,都曾掀起过类型文学的创作和阅读热潮。当代文学中,通俗文学、类型小说的发展一度出现停滞。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 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日益丰富多样,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通俗文学、类型小说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他认为,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并不是相互取 代的关系,而应该是并行不悖的,它们都能从对方得到重要支持和营养。

关于网络文学的特质,单小曦认为,网络文学在创作内容上不再是再现,而是模拟。作者和读者实现了真正的大众化,生产方式上体现出网络交互性。主 题、题材和语言上也呈现出某些突破。王祥和廖俊华认为,网络文学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对网络文学的所有引导都要建立在此基础上。在为大众服 务的网络文学中,人类的各种快感与美感的需求都得到了呼应,创造了独特的快感美感模式的作品受到热烈追捧。

在谈论网络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关系时,黄发有说,在某种意义上,玄幻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官场小说、历史小说等类型小说,都能从晚清至 民国的文学史上找到对应的文体类型。同时,引用古典诗词或以典雅的文字营造诗情画意,已经成为网络文学尤其是言情小说渲染气氛的重要手段。黄鸣奋认为,网 络文学所继承的不是某种既定的文学传统,而是围绕文学传统所形成的多种不同价值取向。

夏烈从浙江网络文学发展的经验出发,总结出影响网络文学的四个因素,即国家政策、资本力量、读者受众、知识精英。他认为,评价网络文学,不能把 其商业性和艺术性完全地割裂开。事实上,目前网络文学的文学性正在生长,在中西文化的影响下,他们正在形成真善美、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自身价值,文学批评应 该引导其经典化。

管理与引导:

网络文学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国家开展的“净网行动”,对网络文学和文学网站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引导网络文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网络文学回归真善美的文 学理想,是目前摆在文学网站面前的重要课题。陈崎嵘谈到,网络文学发展面对的是中国梦的提出和“两个一百年”目标的确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 化加速走进世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

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会专家学者提议加强传统文学评论与文学网站、网络文学作品之间的互动,引导网络文学更加健康发展。马季认为,市场机制实际上 是一种社会机制,是多种力量作用下的相对平衡。目前主导网络文学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政府引导和资本介入。在当下,理论研究滞后于网络文学发展实践,供政府决 策、有利于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信息比较模糊,资本的积极性获得成长但资本的消极面未能有效抑制。董阳认为,对网络文学的管理和引导要遵循通俗文化的基本规 律,用法律兜住底线,用政府监管建立秩序,用评论评奖等方式树立导向。曹启文提出,要建立网络文学的长效管理机制,将政府监管、文学网站自管、网络作家协 会参与管理结合到一起。尤其是要积极发挥网络作家协会专业性、权威性、公益性的作用,弥补政府管理“专业不足”和文学网站自管“公正不足”等缺陷。

何向阳在网络文学所创造的一系列天文数字背后看到了一些隐忧,她认为,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关系到网络文学可持续发展问题。目前网络作家写作基 本处于激情的创作状态,这样的状态存在一定“危机”,比如写作后劲、资源储备、人生经验丰富性、内容重复雷同等问题。因此,要加强引导网络作家深入生活, 从创作源头上加以引导;加强网络作家培训工作,从艺术修养上提高其素养;加强网络文学评论跟进,从学术研究上予以关注;加强网络文学版权维护,从文学尊严 上予以爱护。与会者认为,网络文学能够为阅读提供的可能性还远未用尽。但是,网络文学的这种人口红利还能走多远,值得关注。网络文学依靠商业模式获得了很 大成功,但这种商业模式本身也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问题。

李敬泽对研讨会作了总结,对网络文学未来发展提出了希望。他指出,网络文学责任重大,其主要受众是青年人。很多青年人由此形成了对世界、对自我 的基本看法。通俗文学作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通俗文学、网络文学是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原创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网络文学要向着 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和转型,需要评论界和各个文学网站承担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有力推动通俗文学和类型小说的发展。

(文:行超 摄影:刘晓闻)

雷竞技官方版本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batiksumb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3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