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11:24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徐钰、魏立红、赵松、渡边
撰稿:陆铭
9月24日下午,作家赵松、译者魏立红与读书博主渡边做客思南读书会第430期,共同探讨坦桑尼亚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作品中的异乡人主题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编辑徐珏担任主持。
主流之外的关注
徐珏介绍,上海译文出版社自2022年开始引进古尔纳的作品
match ,第一辑包括《海边》《天堂》《赞美沉默》《最后的礼物》《来世》五部作品,今年7月与读者见面的第二辑包括长篇处女作《离别的记忆》、1988年创作的《朝圣者之路》、女性成长小说《多蒂》、致敬莎士比亚之作《砾心》与《遗弃》。作为身居英国的坦桑尼亚裔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古尔纳于1968年以难民身份移居英国。获得诺奖以前,他的名字鲜为世界读者所知,这似乎反映了近年诺奖偏好关注冷门作家的倾向。
徐珏
渡边谈到,对于诺奖的权威性,人们需要谨慎对待,因为文学奖的评奖过程存在诸多偶然性因素。近年来,诺奖频频将橄榄枝递给冷门作家,诸如古尔纳、托卡尔丘克、格丽克等。一方面,为读者打来了新的窗口,可以了解不为人知的作家、其他国家的文学样态或文学前沿;另一方面,对于高龄的文学大师而言,诺奖的筛选标准又颇显残酷。
渡边
赵松提到,人们最初对诺奖神圣感的建立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最近十年,诺奖重新为中国出版界所关注并持续推广,对诺奖得主的猜测甚至呈现一种娱乐化。从传播角度来看,对于诺奖的高关注度一是因为高额奖金,二是以终身成就为主的颁奖原则。
赵松
他认为,2019年彼得·汉德克的得奖是评审委员会的大胆选择,需要克服各方舆论的阻力。自此,他对诺奖的看法发生了改变,“诺奖能够获得世界持续关注是它所秉承的与众不同的价值选择,在传播意义上有着引领世界文学史风向标、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优秀作家的作用。”
魏立红提出对于今年诺奖的期待,她希望从文体上能够给予诗歌以更多关注,看好的作家包括阿拉伯语作家阿多尼斯、澳大利亚作家杰拉尔德·穆南等等。
被忘却的小人物
受益于诺奖的影响力,古尔纳的作品得以为中国读者所知,也为文学批评界提供了新鲜血液。徐珏提出,在获得诺奖之前,三位嘉宾对于古尔纳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魏立红
魏立红印象最深刻的是古尔纳的早期作品《多蒂》。这是古尔纳作品中受到最少关注的,却是他本人多次提到的作品。她介绍,这部小说是古尔纳十部长篇小说中唯一一部以女性作为主人公,创作于八十年代末。在西方第三波女性主义兴起的背景下,古尔纳敏锐地发现传统非洲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脸谱化、边缘化、简单化,所以他创作了一部女性成长小说。小说中,古尔纳多次提到英国经典文学,是为了强化多蒂的过去,因为于她而言,她的过去是一个异邦。
现场读者
魏立红认为,这部小说层次丰富,既有历史文化背景、变动的世界,也有属于小人物的细微思绪,正如诺奖颁奖辞所说:“古尔纳通过一系列对小人物细致入微的书写填平了历史中被忘却的、被忽略的部分。”
渡边介绍了古尔纳的生平经历,他出生于非洲海岛,家境优渥,却被迫离开故土、以难民的身份漂泊在外,长期在英国读书、学习、工作。他说:“古尔纳所写的就是一个离散者的故事,而离散这个主题也是当下时代最主要的主题之一,是这个时代的表征,也契合此次讨论的主题“你在他乡还好吗?”
他谈到,也许对普通读者而言,后殖民主义等专业名词离现实的生活体验很远,触动人心的是故事中的人性与情感,古尔纳真诚的叙事弥合了读者与作者之间文化、民族、生活的距离。
现场读者
古尔纳的新作《砾心》讲述了一部不堪回首的家族隐秘史。渡边说:“在古尔纳小说当中你看不到愤怒,甚至看不到反抗,你看到的只有弱者的隐忍、痛苦,甚至是窝囊。面对殖民者,古尔纳深知改变无力,但希望通过写作夺回自己讲述真实的权利,拒绝其他人来讲述、想象非洲的历史。”
拒绝简化的历史
在赵松看来,古尔纳的叙事技巧十分高超。他谈到,古尔纳对文学史不同时期的小说有着深刻研究,清楚地知道叙事的技艺不是讲一个故事,而是构成丰富的叙事空间,这样才能出现多个叙事层次。他的小说中,除了正叙、倒叙、插叙等传统叙事外,还包括暗示性叙事,中间模糊地带的叙事等。
他说:“小说中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事件,但是小说能够慢慢把你拉入到叙事空间的深处,让你体会人物经历的事件是如何慢慢展开的。”
读者提问
赵松认为,在古尔纳处女作《离别的记忆》中,叙事技巧已经非常成熟。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非常悲惨,社会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古尔纳没有直接描写悲惨,更多着眼于普通人的生活,“他很善于制造默片的效果,没有人说话,就像贴着玻璃在看这个世界发生的事情,有一种疏离感。”
比如他利用一家人如何去对待隔壁妓院一只饥饿的羊来反映他们焦灼的状态,“他经常会使用一种映射的方式去展现人物,把人物汇聚到一个似乎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点上,然后去映射出每个人不同的心理状态。”
赵松谈到,在创作关于殖民历史的小说时,古尔纳始终很关注展现真实,“这些人不仅仅在苦难之中遭受苦难,他们也是很鲜活的灵魂,他们也会犯错,他们也有爱和恨。他希望不要因为殖民就简化了事实,忽略了普通的人。”
思南读书会NO.430
现场:戚译心
直播:庄清扬
撰稿:陆铭晖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