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1日15:48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黄浦岁月——为中西文化交融注入烟火气
从左至右为叶谦逊、苏秉公、张载养
周永平、周伯军
11月9日上午,上海市老干部大学艺术院副院长、《海上思南》杂志主编张载养,上海华夏文化创意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苏秉公,原市政府侨办新闻文化处处长兼《上海侨报》总编辑周永平,文汇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周伯军做客思南读书会第477期,以“民间说史 悦读时光——探索历史细节”为主题,开启一场别具一格、精彩纷呈的历史文化之旅。叶谦逊担任主持。
黄浦岁月
问及《黄浦岁月》系列书籍的创作过程,苏秉公谈到起初关注的是城市更新、海派文化研究,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研究,做了卢湾区梧桐树下的寻觅、田子坊有关城市的复活等书籍,再后来被虹口屠宰场复杂的地理环境所吸引,开始挖掘其中的历史文化。“我们认为做城市更新、文化研究,根基就是要把城市最底层的内容挖掘出来。因此我们把工作目标定位在寻找事件的当事者,寻找当时的一些经历者和见证者,大家一起挖掘故事。”最后,将重点聚焦到黄浦,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出版了《独秀一隅》一书。
苏秉公
苏秉公补充说到,做了以后有两个意想不到:第一没有想到参与这个事情的人都很有积极性。比如写虹口区的民德坊、在黄浦区的仙乐思广场文章都被当地小区居民所关注。第二个没有想到是面越来越广,有很多人是经历者,比如广东路有少数民族回族人集聚搞珠宝生意。
张载养
这一系列十本书对海派文化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作用,文化就是要落实到人们的心理,“只有这个才能被大家所接受、所热爱,特别是新上海人很愿意看我们的图书,他们要了解上海,报纸上、地方志上都要了解,这些是很具体的。前两天习主席给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一封回信,也讲到要让大家多讲这些故事,所以我们做得很有意义。”苏秉公说。
民间说史
说起民间说史,张载养指出,民间说史非常有意义、非常不容易,虽然写历史有很多正规渠道和专业人士,也有很多专门的出版社、编年史、地方志、年鉴等等,但是写历史有一个问题,很纯粹、很丰富、有血有肉的历史,真正写成历史书以后就变得干巴巴,可读性大大下降,看的价值很低。我们的历史不缺烟火气,现在我们要做的是让干瘪、风化、变成无芽树枝甚至标本一样的东西重新支棱起来,添加一点活力,让它重新复活。历史是大家创造的,历史也应该是大家写的。但以前历史是少数人在写,很多人游离在外、好像是历史的观众。这系列书就在尝试改变。
周永平
谈及民间说史背后有意思的小环节,张载养举了卢湾搞绿化建设、黄浦搞工艺品一条街和思南公馆建设的例子,他指出,从卢湾的长远来看,当时反对声音也不是没有道理,也有道理,但是不能只看卢湾,也要看全市、看长远,探索保护建筑的项目,做成以后也加入了文化底蕴。所以现在“思南现象”也可以探究。
叶谦逊
“从民间说史的角度有很多值得回眸、值得继续深思的地方。如果再重新思考,把历史补充得比较完整、丰满,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感受。”
新天地
周永平谈到历史的重要性,指出“人爱自己的历史就像鸟爱自己的翅膀,不要撕破我的翅膀”,他还进一步补充到:“历史的前进是螺旋式上升,有一种惊人的回归现象,我们从自己生活经历来看,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你对现实感到迷茫、说不清楚时,去向历史请教,一定会从历史中得到启发。’”“历史又是创新的源泉,我们要扩大开放,要把全国的文化记忆到上海来,成为我们的创新资源。”
周伯军
讲到新天地,周永平说,很多人认为它是餐厅酒吧一条街,但是它给城市带来两个新文化,一是城市公共空间文化,城市文化、城市精神与城市空间存在关系,一杯水没有杯子是装不住,城市空间是杯子,城市文化是水。高楼大厦建立后,大家变成陌生社会,缺少弄堂里的熟悉,缺少交流。新天地发现了这个秘密,把新天地做成一个公共空间让大家来交流。“这启发了很多人,思南公馆、田子坊,后来扩大到苏州河两岸、黄浦江两岸都是公共空间,2000年之前没有公共空间,这是新天地最早提出来,这是外来文化,所以中西文化一定要落地,成为新文化,这与城市建设有关系。”二是休闲问题,慢生活节奏是休闲的,随着城市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变快,贫富差距拉大,竞争变得激烈,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身体出现健康问题,因此,休闲文化是在平衡奋斗与竞争、与健康的关系,寻找一种新的平衡。
历史细节
分享民间说史的历史细节时,周伯军指出,这些历史的写作带有文学性、情感性,更注重细节,往往以个人亲历者的经历写一段历史,回忆一段有意思的岁月,这可能也是书出版以后受到普通读者欢迎的原因。
现场读者
针对以后的出版过程,周伯军提出自己的想法,即上海文化构成也是各个区构成的,各个区的文化之间有共通的地方,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各有各的精彩。比如杨浦区、普陀区有很多工业遗存,如何把工业遗存通过城市更新转变新的城市资源,这也是管理者讨论的话题。再比如虹口区有鲁迅、左联,徐汇区有中外文化交流起始地土山湾。可以把这些代表海派文化的内容发掘出来,在这个系列的基础上扩大区域范围,做海派文化对城市精神更完整的呈现。
读者提问
当听到现场读者的发言,张载养感动地说:“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克服,有幸参与到绿化建设、苏州河的治理、地铁建设,洋山深水港等等,希望这些东西利于群众、利于后代。写作这些历史会让我们回忆以前,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但是想起来还是很温暖、很感动,感觉做了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虹口记忆——为中西文化交融注入烟火气「思南读书会NO.477简讯下」
从左至右为叶谦逊、孙小琪、李红
张林凤、徐家俊
11月9日下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孙小琪、《档案春秋》杂志编辑李红、《虹口记忆》系列图书副主编张林凤、上海监狱系统工作者徐家俊做客思南读书会第477期下半场活动,该场活动以“虹口记忆——为城市生活留下时代印记”为主题,带领读者跟随《虹口记忆》系列图书领略虹口区的海派文化与历史底蕴。
草根自证
华夏文化的《虹口记忆》系列图书目前已出版四本。《摩都水乡》展现了上海唯一保存完整水系格局历史风貌的上海音乐谷;《秘境纵横》揭示了老虹口的历史人文;《海派鸿韵》踏访了汇集上海文气的四川北路;《提篮下海》则叙说了北外滩的“那些年、那些事”。
孙小琪
孙小琪提到,她共有5篇文章收录在《虹口记忆》系列图书中:第一篇文章回忆了《现代家庭》杂志诞生的景况。1984至1987年间,全家人共同生活在董家新路9平米的房子中。尽管条件艰苦,那段岁月却见证了家庭生活的蒸蒸日上与工作中的累累硕果;第二篇讲述了在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前,文学如何令她对生活、生命与爱情有了新的思考;第三篇涉及对恋爱的讨论;第四篇和第五篇则是关于一位老中医的传奇事迹。他在中医领域的深耕让他形成了自己的学派,其弟子更是将其对医学的虔敬精神传承发扬。“相比于宏大叙事,这套图书具有草根自证的意味。”即使在战争频仍、纷争四起的年代,日常中的温情与对生活的希望仍值得记述。“民间说史”系列图书凭借其细腻的文学性与浓厚的人情味为讲好中国故事做出了独特贡献。
张林凤
张林凤同样认为《虹口记忆》的顺利组稿与出版离不开民众的积极参与。其中,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的青年员工分别向《虹口记忆》与《黄浦岁月》投稿《我在东大民路这十年》和《90岁的兰心大戏院和90岁的爷爷》;北外滩街道的党群工作者以其被派驻在白玉兰广场20楼的经历为素材,写下《我在白玉兰广场》;市民蔡小鸥更是寻访到电影《沂蒙颂》的原型人物,并通过采访其女儿完成《新陆村的"小战士"庄新民》。而耄耋老人叶令投稿的《我记忆中的惠民路120弄》以及移民英国的钱耀真女士投稿的《敏德坊,抹不去的童年记忆》,则显示了参与投稿人员的多样性和参与度。
客观历史与个体记忆
在李红看来,历史的记忆包括客观历史和个体记忆。客观历史是已经记录在案的具体史料,它为往事提供见证。如上海公共租界中保留的陈独秀的英文卡片和指纹使其形象更为鲜活。
李红
个体记忆则为大历史做注脚。虹口区设立的鲁迅小道以Citywalk形式串联文化旧区,展现鲁迅在此度过的幸福和对后辈的扶持与庇护。走在四川北路上同样可以见到丁玲、萧红等人的生活轨迹,并回忆起周恩来曾经历过的惊心动魄的岁月。作为中外杂居、五方杂处的多元街区,虹口为生活于其中的个体提供了一个有时空纵深感的空间。唯有在追溯事件的过程中复活个体记忆才能理解历史是如何贯通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
叶谦逊
“于我而言,对历史的纪念是将客观的史料与档案通过走街串巷与现实生活和写作相串联。这一过程把我个人与上海的街区文化更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让我对它的情感与理解更为深刻。”李红如是说。
提篮桥监狱
作为上海监狱系统工作者,徐家俊重点介绍了提篮桥监狱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功能。因为提篮桥监狱的建立、运行与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所以它堪称一部微缩版百年上海史。
徐家俊
提篮桥监狱于1901年建成,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监狱。该监狱拥有近4000座牢房,1940年被英国人认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一所监狱。提篮桥监狱先后关押过各类人员。抗战胜利后,它成为中国最早审判日本战犯的地方,曾有47名日本战犯在此接受审判,20名战犯被处决。因此,其为上海的抗战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和翔实资料。此外,提篮桥监狱还关押过许多革命志士,如章太炎、邹容等,以及知名作家和文艺工作者,其中包括《在太行山上》词作者桂涛声等。
现场读者
除关押犯人外,提篮桥监狱还是特殊的文化场所。解放后,它成为中外交流的平台,几十年来接待了世界国家的政要和文化人员。改革开放后,狱中开展了丰富的艺术活动,并为犯人提供了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机会,如画画、翻译等。大量作家、演员到此采风,并将其体验转化为文学著作和影视剧作品。另外,提篮桥设立中专班和大专班,为犯人取得文凭重获新生创作了条件。
读者提问
作为承载上海百年兴衰的文化符号,提篮桥监狱已拥有五个区、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片,分别是虹口区革命纪念地、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上海市抗战纪念地点、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抗战设施遗址。目前它正处于华丽转身中,今后将会以全新的面貌成为北外滩的文化新地标。
思南读书会NO.477
现场:王若虚
直播:庄清扬
撰稿:蔡圣辉
改稿:郭 浏
摄影:隋 文
编辑:邹应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