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启蒙与东方:近代欧洲的“中国风” ——《世界公民:中国哲人的信札》新书分享会

2025年01月17日10:4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金雯、王巧红、赵松

2024年12月28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金雯、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王巧红,以及作家赵松做客思南文学之家,以“启蒙与东方:近代欧洲的‘中国风’”为主题,聚焦爱尔兰作家奥利弗·哥尔斯密的《世界公民:中国哲人的信札》,共同为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新书分享会。

一、东西碰撞过程中的文学跨境

分享会伊始,《世界公民:中国哲人的信札》一书的译者王巧红首先向读者简要介绍了奥利弗·哥尔斯密的生平与创作背景,对于这本1757年至1760年连载于报纸的早期作品,她尤其强调了作者经历的跨地域性、国际性以及其最初连载形式导致的作品商业性。金雯紧接着介绍了本书的内容:作者以一个有哲思的中国文人身份,以通信的形式从外国人的视角反观18世纪英国的文化社会现象。紧接着,金雯对于本书的书写方法和体例进行讨论,从19世纪以前特有的“欧洲人用东方人的口吻来写信、写故事”的现象入手,为读者解读当时的东方知识在西方的广泛传播的情况,与该现象背后东西方渴望加强互相了解的文化语境与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金雯指出:“这样的题材,有非常强烈的一种似乎想要用想象来构建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的结构,一种想要构建新生活和新社会的冲动。”赵松则从写作时代入手,从历史的角度进入本书,分析其叙事手法的“镜像效果”与18世纪特有的写作趣味。

王巧红

二、并行不悖的“松弛”趣味与学术价值

在学术角度,金雯指出,《世界公民:中国哲人的信札》不仅在文体上杂合了书信、随笔等多种元素,还在叙事空间上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展现了哥尔斯密对全球化的深刻理解与前瞻思考。王巧红认为,200年前的小说至今仍能从学术和日常两个角度为人接受,与其中的趣味性、可读性和智慧,流露出了跨越时空和历史的因素息息相关。

金雯

而从趣味角度,金雯则从“松弛感”入手,通过文学史上的经典例证分析其“松弛感”的来源与艺术价值,她指出:“这种松弛感会带来很多文体实验的空间。”进一步地,她从当时东西方的道德观念实践出发,进一步扩展到现代问题的讨论上。赵松老师则为大家分享了书中几段较为幽默的节选,三人就此对于其中的翻译问题、文化交流、以及中西差异等话题展开讨论。

赵松

三、理想的文学:制造一些可能的生活空间

王巧红通过哥尔斯密的创作经历,阐述了文学作品如何制造可能的生活空间:“这种跨文化的虚构不仅为读者带来了新鲜体验,也让我们思考,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学如何跨越国界,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哥尔斯密在书中借助文化落差,批判英国社会现象,展现了文学的批判与反思功能,也促使人们思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

金雯提到,文学不应仅是现实的再现,更应是对生活多样性的探索与想象:“我们应该允许所有人以他自己适合的方式生存,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我们怎样培育一种生活形式或者社会风尚,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追求满足自我的路径。”她进一步强调,文学不应只是现实的镜像,而应是探索生活多样性的工具,能够鼓励读者想象并理解不同身份和处境下的生活状态。

现场读者

嘉宾们共同指出,理想的文学作品应鼓励读者跳出固有框架,拓宽视野,增进理解与包容。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发扬这种文学精神,通过想象与对话,为构建更加多元、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

讨论的最后,嘉宾们与读者展开讨论,气氛热烈融洽。

思南读书会No.486

现场:陆铭晖

直播:张师恒

撰稿:闵佳麟

改稿:郭  浏

摄影:隋  文

编辑:陈思涵

雷竞技官方版本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batiksumb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41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