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7日11:03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郑诗亮、张治、陆灏、宋希於
1月11日下午,张治携新书《文思珠玉——<钱锺书手稿集>丛札》做客第489期思南读书会,与知名编辑陆灏、文史研究者宋希於和《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一起,带领读者走进钱锺书的阅读世界。
阅读世界的引路人
《文思珠玉——〈钱锺书手稿集〉丛札》以现代文学的学术视野,对《钱锺书手稿集》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拓宽钱学研究视野,勾勒出钱锺书阅读的另外一重面貌。
作者张治从两方面展开,介绍了本书内容。一方面,本书梳理出钱锺书阅读史的脉络;另一方面,书中从别样的角度理解钱锺书的批评家身份。身为文学批评上的重要代表人物,钱锺书以新言读旧书,用传统精神中的正道反抗流俗的声音,而非单单只为当代文学发声的批评家。与此同时,钱锺书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读书人,他的手稿集中隐藏着大量的阅读秘密,读者个人难以顾及。因此,我们需要一道梯子,来帮助我们了解他丰富的阅读世界。
张治
陆灏谈及钱锺书从读书到写书的过程。钱锺书先生读书的特点之一就是做笔记,其中第一步就是抄。钱锺书晚年每天反刍式地阅读他的笔记,再不断向其中添加内容。钱学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迹,至今已有四十年。钱锺书阅读量巨大,其作品阅读门槛高,张治的文章将带领读者理解个中妙趣。
陆灏
在宋希於看来,钱锺书不仅是一个丰富的人,而且有着顽童心态,是一个有趣的人。“我们一说钱锺书就是民国时代的大师,像造神一样,把他捧上难以企及的地位。我自己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看钱锺书,我觉得钱先生也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好恶的普通人,只不过他比我们普通人读书读得多,读得多得多得多。”跟随张治对钱锺书进行深入挖掘,顺藤摸瓜就能发现很多读书的线索。正是这些对钱锺书有着深切好奇的引路人,帮助我们继续开掘与钱锺书相关的更多东西。
宋希於
肆意读书的真乐趣
钱锺书在牛津大学留学时决定不再攻读学位,在摆脱为学位读书的束缚之后,重新回到肆意读书的乐趣上来。回顾《围城》的阅读史,张治逐渐认识到钱锺书心灵成熟的过程。从元好问到《荷马史诗》,从《中州集》到《史记》,钱锺书的读书笔记中提到中西典籍中各种情况的“围城”。这些阅读史构建出钱锺书的精神资源,也成为他不断思索的内容。
我们到底应该读怎样的书?赵萝蕤说:“看书就要看伟大的书。”而陆灏以饮食作比,在营养和健康之外,我们还要满足口腹之欲。有些阅读是为了增长知识、掌握技能、提升修养,这是营养的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阅读只是为了趣味。“很多人爱上读书,其实还是爱着由读书而来的学术建树,并不是纯粹为了读书。但钱先生的读书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就中国历代来说,他读书读得最多,大概没有一个人读书可以超过他。”
宋希於关注到书中丰富的细节。钱先生的形象经过后世建构,但他个人的“真”就隐藏在这些轶事或掌故中。钱锺书抄书不辍,反复重读自己的笔记,在重读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又对很多旧问题阐发出新的解法。这种读书方法和治学之路值得我们读者借鉴效法。除此之外,钱锺书还提到中国早期去海外旅游的先行者。关于晚清人的海外游记和见闻,他都有详细的记录和研究。
现场读者
钱学研究的新视野
郑诗亮提及钱锺书与杨绛研究的关联性,尤其是《堂吉诃德》的翻译。张治坦言,《堂吉诃德》的翻译与钱杨二人自身的经验有着密切关联,也是对时代的回应。“在《堂吉诃德》之后,骑士精神并没有遭到塞万提斯的嘲笑,反而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更好的发扬。为了正义或是同情弱者,那种勇气和精神仍然存在,甚至得到了更加鲜明的体现。”
郑诗亮
钱锺书为杨绛提供了一种参考文献式的支持和帮助。钱锺书以比喻之精妙闻名,而他的比喻多来源于借鉴引用,信手拈来,妙语连珠,善造格言金句。而杨绛的文章则更为平和,将人情世故娓娓道来。“很多妙语钱先生很会‘露’,但是平铺直叙的文字杨绛比钱先生强。”陆灏如是说。
张治特别注意到钱锺书的借书卡。借书卡能反映出某人在某个时段对什么书感兴趣。通过借书卡上的日期,排列出钱锺书笔记中的一些具体时间,钱锺书阅读史就能够有非常详尽的编年考证。而吴学昭整理了钱杨二人大量的书信材料,同样具有独特价值,对于钱学研究有着极大帮助。
张治谈及自己的写作思路:透过钱锺书生平有关的一些重要事件或者时刻,来看那段时间他读过的一些中西文典籍。他提到钱锺书的《唐诗选》。钱锺书在选集的过程中挑战原来文学批评的范围,不盲从别人对经典的界定,而是全部重新再读、再评判一遍,体现出他作为第一流文学鉴赏家、批评家的基本素养。
思南读书会No.489
嘉宾为读者签名
现场:戚译心
直播:姚芊芊
撰稿:周欣怡
改稿:郭 浏
摄影:隋 文
编辑:陈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