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6日13:41 来源:文学报 作者:金莹 点击:次
上海巨鹿路675号,曾经闻名上海的“爱神花园”里,走出过中国文坛支柱性的作家王安忆、苏童、余华们,也走出了韩寒、郭敬明等引领阅读新风尚的“80后”作家群,皆因这里有《收获》《上海文学》《萌芽》等一批标杆性的文学杂志。近日,三本杂志的四位资深编辑程永新、金宇澄、李其纲、傅星齐聚思南读书会,与文学爱好者面对面交流文学编辑与作者们的故事。
在这个数字阅读突飞猛进的时代,“老牌”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落伍”?《收获》杂志告诉你,非也。执行主编程永新在杂志社已工作整整32年,在这32年里,中国当代文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中心走到边缘,从繁荣走向落寞,“中国文学经历了一个由高往低的过程,我们做职业编辑的人都会感到有一点沮丧,但现在这个位置也慢慢地让我们把文学定位定得比较清晰。”人们看到,在这个多媒体时代,“老”《收获》正在寻求“新”改变,努力寻找文学与这个时代的对接方式:“我们也在探索一些电子阅读的可能性。比如说在亚马逊做了一些电子书,尝试微信推广。微博活跃的时候,也有专门管理微博的人员。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还开了淘宝店。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尝试。如果不去思考和尝试,我们是没有前途的。”程永新感慨地说。
但是,无论是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一个好编辑的重要性都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他们可能是最了解作者的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优秀的文学编辑的努力,直接影响了中国文学史的进程:“文学编辑最大的阅读量不是书籍,而是来稿。所以文学编辑可能是最了解作者的那一批人,他们最了解写作的基本面,也最能从作者的角度去了解文学。而其它职业比如说评论家,或者其它写作同行,他们可能就不会从这个编辑的层面上来看待文学。”《上海文学》常务副主编金宇澄说。
而这些资深编辑的共同感慨是:每个编辑部里缺少的永远是最好的小说。《萌芽》杂志执行主编傅星回忆,当初郭敬明的《幻城》发表,就源于编辑的“头条焦虑症”。“编稿时,我发现下一期的文章都比较普通,找不到合适的头条,有点焦虑,就从来稿里多看了两篇,突然就看到了这篇文章。当年,郭敬明还是四川高三的一个学生,虽然非常年轻,但我觉得他的情感真实,语言华丽,和以往发表的那些花花草草、小情小调的校园爱情不一样。当时我也没有考虑文学走向多元这种问题,就觉得这篇稿子有点不一样,于是我就把原来的头条换下来,换上了《幻城》。”尽管如今文坛对郭敬明的评价十分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郭敬明的小说在青少年的阅读和写作中引领了一批人。而发现一个新作者、形成一种新的写作风格,有时就源于编辑在一麻袋文稿中“多看了一眼”。